随着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,省级报业集团经营融合出现一些新情况,主要表现在:非报产业收入逐渐超过主营业务收入;市场成为检验新闻舆论“四力”的主要标尺;市场化和互联网化带动渠道、管理、组织结构深度融合;省级报业集团经营项目呈现出资产轻量化、与主业的关系日益密切、创新驱动为主等特征;部分报业集团成功探索出适宜自身需要的经营新路径。本文通过梳理部分省级报业集团经营融合的成功经验,以期为省级报业集团经营融合提供借鉴。
融合(convergence)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,最初用于传播和通信领域,在新闻传播学的术语体系中,根据不同的传播语境有六种含义:媒体科技融合、媒体所有权融合、媒体战术性融合、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、新闻采访技能融合、新闻叙事形式融合。本文所研究的媒体经营融合,属于媒体所有权融合(convergenceofownership)范畴。在新媒体迅猛发展背景下,报业集团主要依靠广告收入支持媒体运营的经营思路面临挑战。一方面,不断出现的新媒体挤占传统报业的市场份额,广告主的广告投入日益分散和多元;另一方面,报业集团发展新媒体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,且报业集团所办新媒体尚未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。在这一背景下,“以企业进行运营所产生的利润来支持事业;不足部分由财政来提供经济支持”成为新时期报业集团经营的新范式。经营融合作为媒体融合的重要部分,为媒体融合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充,带动报业集团组织架构的深刻调整;而媒体融合打通业务壁垒,又为经营融合带来更多可能性。
一、省级报业集团经营融合的新趋势
(一)非报产业收入逐渐超过主营业务收入,奠定媒体融合坚实的物质基础
依照优先顺序,大众传播媒介可能获得的利益可以划分为单纯信息利益(广告、发行)、信息生产资源利益(印刷、节目制作和出售)、信息附带利益(图片、信息咨询等)、单纯经济利益四种类型。一般将单纯信息利益(广告、发行)视为主营业务收入,信息生产资源利益、信息附带利益和单纯经济利益视为非报产业收入。据CTR媒介智讯发布的数据显示,年上半年,报纸广告刊例收入下滑了30.6%,与年同期下滑30.5%的数据大致相当。年上半年,报纸广告面积下滑33.8%,年同期下滑24.4%。部分报业集团旗下的都市报甚至出现“零广告”现象。虽然不少党报的广告收入出现增长,但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在专刊专版投放的形象宣传类、公益类广告增多。部分报业集团以往是“子报养母报”,现在是“党报养子报”,目前仅依靠广告收入已经很难支持报业集团的运营。
在这种情况下,扩大非报产业收入成为报业集团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年,多家报业集团非报产业收入超过主营业务收入。比如,重庆日报报业集团(以下简称“重报集团”)确立了“文化产业为主、多元产业并举”的经营思路,年非传统收入占比达70%;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确立“报业为主,多元经营”的发展思路,在年多元经营收入占集团中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65%;浙江日报报业集团(以下简称“浙报集团”)进军游戏等互联网新兴产业,早在年网络游戏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30%,多元收入占比近50%。扩大非报产业收入,为这些省级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媒体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,报业集团效益下滑,优秀人才向新兴媒体聚集。报业集团留住人才,充分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,需要切实提升人才的待遇。实践证明,一些报业集团通过扩大非报产业收入,做大做强经济实力,切实提升了采编人员工资待遇,激发了其积极性。如,年4月,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《上海报业集团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方案》,拉开上报集团人事制度改革序幕。在采编专业职务序列中设置了10级岗位序列。首席岗位竞聘无年龄、工龄、职称等资格限制,无“门槛”,人数占采编人员的8%。首席人员可开设专栏、专版、工作室,组建自己的团队,优先培训进修、评定职称、推荐荣誉。特聘首席人员待遇不低于报社领导;专业首席人员待遇不低于部门领导。市场化的人事、薪酬制度改革充分激发了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,有效助推了一线采编人员,尤其是中青年采编人员的业务成长。采编职务序列改革方案之所以能顺利推行,原因之一正在于上海报业集团(以下简称“上报集团”)通过创新经营思路,增强经济实力,为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。
(二)市场成为检验媒体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的一把标尺
美国传播学者罗杰·菲德勒认为:“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,通常是由可感知的需要、竞争和政治压力,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。”移动互联网淡化了传媒业的传统边界,使得商业组织等多方力量可以前所未有地介入新闻生产、分发、反馈全流程,重塑传播结构和传媒生态,加速媒体融合进程。政策和资本是媒体融合两种截然不同的推动力量,衍生出“政策驱动型媒体融合”与“资本驱动型媒体融合”两种融合类型,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,两种融合类型都在市场环境中展开角力,都需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和评判。
政策动因,是各级党报党刊、电台、电视台、通讯社等具有事业属性的传统媒体进行媒体融合的首要动因。但是政策驱动型媒体融合较少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wanbaojieshaojs.com/wbbj/10898.html